Search

【親師溝通: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4】核對與評估

學習本文章前須知:
  • Share this:

【親師溝通: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4】核對與評估

學習本文章前須知:

因我的身份敏感也特殊,我深知我的文字可以成為良善的力量,也可以反向成為傷害的利刃。

我對人與人的關係,一直深信良善的循環,也信任人的本質是純善,因此我只想分享如何與老師溝通,在事件發生時我是如何做判斷,而並非想將此文作為傷害他人的利器。

邀請前來學習的朋友們,進入文章學習時,僅關注我的思維與判斷與決策,若想分享文章,也務必「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」,作為分享的引言(請務必寫下學習心得再做分享,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)。

邀請所有閱讀者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,更不批判老師,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,邀請長期關注我粉絲的朋友們僅將此文章作為「學習如何親師溝通」為要點,回歸我分享文章的本意,不渲染額外會造成傷害的言語,能讓大家有所學習,才是我重視的初心。
 
(接上篇)
 
在撥打電話給營隊執行長之前,有件事我必須先做,那就是一一核對我所認知到的重要的訊息。
 
我:川川,你說老師在你哭的時候,都對你做什麼?
 
川川:老師都一直笑我,說我是愛哭,還說我哭的樣子很醜,醜死了。他們還一直用手捏我的臉,弄我的臉,我好痛,我就哭的更大聲,然後他們就笑的更用力。老師還夾便當裡面的肉想給我吃,我說我不要吃,他們就一直要塞我嘴巴。
 
我:他們想把食物塞你嘴巴?
 
川川:對,但是我不想吃,所以我就哭的更大聲。
 
三三:媽媽,老師還吃川川的便當,說川川不吃就給他們。
 
我:所以川川的便當被老師吃掉了?
 
川川:媽媽,不是這樣,老師有問我還要不要吃便當,如果不吃就給他們吃,我有說好,所以他們就拿去吃。
 
我:原來是這樣。你哭很久,有人來安慰你嗎?
 
川川:沒有,老師都只會笑我,都沒有人安慰我,同學看到我哭,也都一直笑,他們好討厭。
 
我:營隊裡,有你喜歡的老師或同學嗎?
 
川川:沒有,他們所有人都只會嘲笑我。
 
三三:媽,我也覺得營隊裡的老師都很不好,都欺負小孩……阿,也不是都很不好,有一兩個老師對我們還是會對我們很溫柔很好,像羽球教練,雖然臉看起來很凶,也不太會跟我們玩,但他其實是個好老師,不會欺負小孩。還有一個瑜珈老師,對我們很好,非常溫柔。其他老師會欺負小孩,都不好。
 
我:孝宣沛羽,你們也這樣覺得嗎?
 
孝宣:對阿,我也不喜歡營隊,川川一直哭都沒有人安慰,老師還一直欺負川川,他們真的很壞。姑姑,我都有偷偷跑去安慰川川喔,不然她太可憐了。
 
沛羽:川川哭的比我還慘,我只有第一天的時候有哭,其他時候我都有忍耐,我們那班的老師我都不喜歡。
 
我:那……中午戲弄川川的老師,是昨天那個武士頭老師嗎?
 
三三:不是,是另外幾個老師。
 
我:哦!那武士頭老師今天有跟川川好好相處嗎?
 
川川:他今天有教足球,其他時候我沒有看到他,所以我今天不是被他罵,是被別的老師罵的。
 
我:所以你們都很不喜歡這個營隊?
 
五個孩子裡有四個孩子異口同聲的回答:對!
 
在為孩子發聲前,核對孩子身處營隊的狀況、認知,以及得知他們的想法與各方面的觀點,將四個孩子的資訊找到共同的認知,過濾個人偏激說詞,是我溝通前必要且重要的舉措,畢竟我不在現場,沒有看到當時的狀況與發生的經過,因此盡可能的探尋廣泛的訊息,儘量踩在孩子平均感官的點上,而非以川川的單一觀點來看全局,更不受川川的情緒干擾了我該有的判斷。
 
我如同一隻鷹,在高空盤旋,綜觀著全局,思量著溝通時,我的目標為何,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開啟對話,又該如何表達身為一個母親的擔憂讓營隊知曉,而這份告知的後果,是否是我能承擔的,這都是出發前去溝通時,父母該思索的重要問題。
 
我將我腦內的思索要點羅列如下,提供大家未來親師溝通時能輔助的參考:
 
1. 目標:只我所見所聽所聞對孩子照顧不妥的地方告知營隊,孩子哭泣時,老師若短時間學不會言語上的陪伴也沒關係,只要願意給予寬容的等待就好。
 
2. 承擔:a.孩子可能因此被更多老師關注,孩子能承受嗎?b.若溝通不果,退營會是最後的結果,我能承擔嗎?
 
3. 選擇:所謂退營的承擔,於我而言是沒有壓力的,我其實可以在聽見孩子各種不滿的聲音時,做出斷然退營的
 
4. 風險:若溝通順暢,風險當然是不存在的,但若溝通不順暢,風險就相對提昇,因為溝通不順暢,情緒會湧起,會擾亂我的判斷,我如何能在情緒湧起時,做出最佳判斷?萬一溝通不順暢,我能否從情緒的干擾裡抽離,不以情緒來溝通,是這場溝通的關鍵。
 
釐清自己所想,釐清目標,理解能承擔的後果,一切都是自己能接納的,我沒什麼好損失,更沒有什麼好懼怕的,那就邁開步伐前往溝通的聖殿。
 
歡迎大家分享,提醒大家分享文章時,記得「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」,作為分享的引言(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),更提醒所有學習的朋友,請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,更不批判老師,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,謝謝大家的學習。
 

🔥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Wd1gV9

✔李儀婷「愛的賽局理論‧親子教養工作坊」
唯有父母體驗了愛
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
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
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
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高壓的教育,走到和諧的教養。孩子每一次的情緒與爭執,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
View all posts